肝癌早筛,肝癌三联检查是什么,哪些人群需要进行肝癌早期筛查
对于肝脏这样一个“沉默寡言”的器官,如何发现早期肝癌?“肝癌三联检”在肝癌早筛方面能发挥怎样的作用呢?
为何多数肝癌不易察觉
人们常说,肝是“哑巴”。这是因为肝癌细胞十分“狡猾”,习惯在人体的右上腹肝区悄无声息地繁殖后代,这种起病方式常常不会有早期症状,不像胃癌会有明显的上腹疼痛,也不像肠癌会伴随便血、腹痛症状。
再加上肝脏供血丰富,肝癌细胞很容易通过血液循环到达全身各处,包括肺脏、shen上腺、骨骼和脑部等,造成癌细胞扩散转移。因此,一旦确诊往往已到中晚期,癌细胞已扩散,治疗难度大,5年内生存率低。
治疗肝癌的"妙方"
治疗肝癌的“妙方”——早诊早治。
早期发现肝癌,一靠基于影像学的肝癌诊断技术,二靠基于血清学检测的早期肝癌筛查措施。
AFP、AFP-L3(甲胎蛋白异质体比率)和PIVKA-II/DCP(异常凝血酶原)是目前诊断肝细胞癌最常用的血清学指标,被称为“肝癌三联检”。国内外大量研究证实,肝癌三项联合检测能将肝癌的检出率提高到86%-94%。
"肝癌三联检"详解
01、甲胎蛋白(AFP)
血清 AFP 是当前诊断肝癌和疗效监测时常用且重要的指标,血清AFP≥400μg/L,排除妊娠、慢性或活动性肝病、生殖腺胚胎源性肿瘤以及消化道肿瘤后,高度提示肝癌。
但约30%~40%的确诊肝癌患者AFP没有明显升高,早期肝癌AFP的敏感性只有30%-40%,而约20-50%的肝脏良性疾病,特别是肝癌高危人群,如慢性肝炎、肝硬化中,也有部分患者会出现AFP升高。
因此,AFP在肝癌的筛查中具有灵敏度和特异度低的问题,需要新的血清学指标补充AFP的不足。
02、甲胎蛋白异质体-L3(AFP-L3)
临床检测的AFP实际上是总AFP蛋白,包括了AFP-L1、AFP-L2、AFP-L3。其中AFP-L1主要出现在良性的肝脏疾病中(如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构成非恶性肝病中总AFP的主要部分;
AFP-L2多数由卵黄囊肿瘤产生,在孕妇的血清中也能被检测到;
而AFP-L3只能由癌变的肝细胞产生,对肝癌具有极高的特异性,特异度高于AFP,被称为新一代肝癌标志物。
03、异常凝血酶原(PIVKA-II/DCP)
研究表明肝癌患者体内的异常凝血酶原会特异性升高,明显高于健康人群和肝炎、肝硬化人群,可作为肝癌早期诊断的重要指标。
在肝细胞癌患者中,血清PIVKA-II/DCP水平与肝细胞癌肿瘤大小、分化程度、微血管侵犯和肿瘤复发高度相关,可单独作为早期筛查和预后评估的标志物。PIVKA-II/DCP诊断肝细胞癌的灵敏度为66%,特异度为89%。
哪些人需要进行肝癌早筛
01、高危人群
高危人群,需每隔6个月进行一次筛查。
★乙型肝炎病毒和/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
★长期酗酒。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 食用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
★ 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硬化。
★ 有肝癌家族史的人群,尤其是40岁以上的男性。
02、普通人群
普通人群,每年进行一次筛查。
★体检人群的常规筛查。
★ 病毒性肝炎携带者。
★ 脂肪肝人群。
★ 酒精性、化学毒物或药物性慢性肝病患者。
★遗传代谢肝病(肝豆状核变性等)。
★ 自身免疫性( 自身免疫性肝炎)。
★长期饮酒、生活不规律、长期熬夜人群。
内容来源:铜陵市立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