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肝癌基因检测

肝癌早期筛查项目有哪些,王伯军大夫谈肝癌早筛,如何早期识别肝癌

2021-08-171100

  肝癌早期筛查项目有哪些,王伯军大夫谈肝癌早筛,如何早期识别肝癌

  引言

  我国是肝癌的主要高发区,有1.2亿乙肝感染者,新发肝癌占全球发病总数的55%。肝癌起病隐匿,病程短,预后差,早期筛查与诊断对肝癌的有效治疗和改善预后转归尤为重要。

  肝癌从第一个癌细胞在肝脏内形成发展到患者有自觉症状,大约需要2年的时间。

  肝癌发病隐匿,在一般情况下,早期症状不明显,很难被人们所重视,等患者有了明显症状,如腹胀或肝区疼痛才会就诊,这是已经到了晚期,治疗手段非常有限,预期生存期不超过半年。

  临床上很多肝癌患者往往在发现时其病情就已经进入了中、晚期,仅30%的患者有手术切除机会,切除后5年内转移、复发率高达60%~70%,总体5年生存率低,仅7%~10%。

  据上海医科大学肝癌研究所的资料显示,直径小于5厘米的小肝癌根治性手术切除后的5年生存率达72.9%,小于2厘米的肝癌手术切除后的5年生存率高达86.4%,而手术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

  有资料报道:在肝癌普查中发现的,属于临床肝癌(指无症状和体征的肝癌)占83.6%,属“小肝癌”(最大直径小于5厘米的肝癌)占53%;而在发病后再诊断的肝癌,上述情况只有0%、13.1%,两者差异十分显著,这充分说明了肝癌普查的重要性!

  因此,对肝癌高危人群进行定期肝癌筛查,定期检查,早发现、早处理相当重要。

  哪些是肝癌的高危人群呢

  2017年 6 月 26 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发布了《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7 年版)》,明确指出下列患者是肝癌的高危人群:

  (1)具有乙型肝炎病毒(HBV)和/或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

  (2)长期酗酒

  (3)非酒精脂肪性肝炎

  (4)食用被黄曲霉毒素污染食物

  (5)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硬化

  (6)有肝癌家族史等的人群

  (7)尤其是年龄 40 岁以上的男性风险更大。

  我国的肝癌发病率从30岁开始已明显上升,至45岁达高峰,近年研究发现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向更低年龄组发展的趋势。因此,对肝癌高危人群的筛查年龄更应提前。

  另外,长期吃腌制品(咸鱼、咸菜)的饮食习惯;饮用不干净、受污染的水源;生活习惯差、日夜作息颠倒;长期工作压力过大、过度紧张焦虑的人群也容易患肝癌。

  有一位30岁出头的肝癌患者,是报社记者,平时写稿压力大,码字不顺时,烟一支支地抽,夜一天天地熬;遇到身体有些不适,跑到药房“凭感觉”买药;吃饭不定时,为图方便,常在街边的小吃摊上对付;有剩饭剩菜时,也不知有没有霉变就囫囵吞下。妻子为此总和他吵,他常常气得“肝疼”。这是非常典型的患者。

  因此,以上人群如果发现自己特别容易疲劳、睡眠质量很差、生病恢复也比较慢的情况下,就要考虑肝脏功能可能出了问题,此时最好到医院做相关检查,以便及早发现病变。

  如何筛查肝癌

  肝癌筛查目前尚无金标准,但定期进行血甲胎蛋白(AFP)测定+上腹部B超检查是一种行之有效办法。建议同时做肝功能、血常规检查,对乙肝患者应再加做乙肝五项、HBV-DNA定量测定,以进一步了解肝脏情况。

  对上述高危患者半年检查一次,当AFP增高或发现可疑病灶时进一步做上腹部增强CT或磁共振,以便早期发现小肝癌。

  若在乙肝肝硬化基础上,有肝癌家族史、肥胖、糖尿病、饮酒、肝毒性物质接触(黄曲霉毒素、肝毒性药物、肝毒性化学物质),每一项均会增加患肝癌风险。对这些更高危病人,建议至少每3个月进行一次随访筛查,项目包括肝功能、乙肝五项、HBV-DNA定量、甲胎蛋白、上腹B超、血常规。

  患者更要学会自检

  肝病的表现多数以消化道症状为主,一旦出现不明原因的恶心、呕吐、腹胀、食欲不振、乏力、厌油腻、尿色深黄等症状时,就要意识到可能是肝脏出了问题,一定要尽快到医院就诊。

  目前临床常以影像学技术结合生物标志物检测的方法诊断肝癌:

  1、计算机断层扫描(CT)

  美国肝病学会、欧洲肝病学会等各大学会指南均把CT作为肝癌的常规检查之一。增强CT诊断肝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1%、87%,并且肿瘤直径>2cm组的诊断准确度高于直径1~2cm和直径<1cm组。

  2、磁共振成像(MRI)

  已有研究表明,MRI能够准确显示肝癌,可用于发现其他检查手段(例如CT等)无法显示的病变。但其不足之处在于,对<1cm的肝癌病灶和肝硬化并发肝癌的显示效果不理想。

  3、超声检查(US)

  在肝癌诊断方面,US的敏感度明显低于MRI和多排螺旋CT。然而,US的方便快捷、费用低等优势使其成为肝癌诊断中最常应用的筛查手段。【多项指南均建议,对直径<1cm的肝脏结节,应每3~6个月复查1次US。】

  4、甲胎蛋白(AFP)

  AFP是原发性肝癌的特异性肿瘤标志物。多家权威机构均指定AFP作为唯一的原发性肝癌肿瘤标志物,并强调AFP检测以及连续观察其在体内的变化情况对于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临床上还有30%的肝癌患者AFP水平始终是正常的,因此,AFP阴性不能除外肝癌,建议联合AFP-L3(甲胎蛋白异质体)等多种肝癌标志物的血清学检查。

  在加拿大和美国的一项多中心、前瞻性、双盲、长期临床试验中,对该检测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影像学阴性、AFP-L3升高(10%或者更多)患者,在接下来的21个月中,发生肝细胞癌的危险增加7倍之多。根据已有的肿瘤学实践指南,这些患者肝细胞癌发生率极端增高。

  美国FDA在2005年就批准检测甲胎蛋白异质体应用于肝癌预警,并把AFP-L3 ≥10% 定为阳性。

  内容来源:王伯军大夫谈消化 作者:王伯军

紧急通知!如果您有相关基因靶点突变,例如有
EGFR/ALK/NTRK/HER2/claudin18.2/等靶点突变,
请速联系我们,为您申请临床新药,获取营养补助等


1. 添加医学顾问微信,扫描☟二维码
2. 备注【癌种】